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案例_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10个
【lizhi.jxxyjl.com--励志故事】
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组成。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,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,并且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,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,大学生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。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,欢迎阅读!
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1:杨甫刚
他家庭贫困,学习成绩差,只考上了一所高职学校,在毕业这年又恰逢金融危机,然而他非但没有为找工作发愁,相反,他被学院副院长称为“学校的英雄”!因为他月入三四万,每年营业额过200万,流动资金有十几万,成为网上商城“三皇冠”卖家。在他的影响下,整个学院共有1200多名学生在网上开店,“钻级”卖家达400多位。
在大学生就业异乎艰难的当下,有人说他一个高职学生今年可以顶40个本科生,将来还会顶80个本科生!
创业初期艰难
杨甫刚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,父亲是开船的,母亲在家务农。1997年金融危机,父亲开船亏本,欠了一屁股的外债。父母辛苦打拼还债,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。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,就是为了让儿子能考上个好大学,找到个体面的工作,改变贫困的命运。
然而,被父母寄予厚望的杨甫刚,却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差生。在人们眼里,他劣迹斑斑:上课睡觉、与同学打闹、和老师吵架、谈恋爱、与狐朋狗友在外面玩、夜不归宿。每当父母骂他不争气,他就反驳:“你们还骂我,那我还想问,怎么我们家里这么穷,别人家就那么有钱?”每当这时,父母只能暗自垂泪。
随着年龄的增加,他渐渐理解父母的苦心,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。然而,由于落下了太多的课程,高考中杨甫刚名落孙山。在父母的劝说下,他又复读了一年,由于底子实在太差,虽然经过一番努力学习,杨甫刚还是没能达到本科院校需要的成绩,最终只考入了一家高职院校——义乌工商学院。下岗的父亲视之为最大的欣慰,期待着儿子毕业以后能进政府机关,过上体面、稳定的生活。
而杨甫刚则认为父亲的想法已经过时了。在他读高中的20xx年,被称为“扩招就业元年”,媒体上开始出现“失业大学毕业生达50万”的悚人报道,北大毕业生街头卖肉亦掀起轩然大波,高学历不再必然意味着体面工作和精英身份。
杨甫刚想实现一个不一样的梦想,“就算我拼了命考过英语六级,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,年年拿一等奖学金,出了校门,我能和本科、名校的学生争当精英吗?”
大一开学没多久,杨甫刚开始在校内捡矿泉水瓶、易拉罐卖钱。但刚开始干不久,他就遭到学校门卫的强烈不满:“大学生捡垃圾,还读什么大学?”
被说成是“捡垃圾的”让杨甫刚大受打击,之后,他又找了一条稍“高端”的路线,到学生宿舍推销义乌名牌——梦娜袜子。他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勤奋,就能把梦娜袜子从学校一步步销往全国。遭到了很多同学的白眼甚至闭门羹之后,杨甫刚懵懵懂懂地明白,做生意不能蛮干,上门推销并不是一条好路子。
20xx年4月,在朋友的推荐下,杨甫刚开始转战淘宝,而他所拥有的创业成本只是1辆自行车与500块生活费。在淘宝网申请了账号后,他拿出了身上仅有的500元钱,又向同学借了1000元钱,凭着这1500元钱,来到商贸城进货。开始经营自己的网上店铺。
杨甫刚先是找到了同学的妈妈,在她那里进了五六百元的健身球、瑜伽垫。还有一个供货商是在网上认识的,是义乌人,比他大一岁,他告诉那个供货商人自己是学生,没有钱。那个供货商倒也直爽,告诉他说去拿货就好了。
回到寝室,他将所进的货定好了价格,发到网上。万事开头难,刚开始网上的人也不怎么相信他,而且网络店铺这么多,问津者寥寥。
开张的第二天晚上,杨甫刚发现已有一名上海客户下了订单。客户选购一件产品,如果发货,除掉运费,他只能赚0.5元。但杨甫刚没有放弃,为赚这0.5元,他舍不得坐公交车,而是步行送货,因为坐公交车要花去1.5元,那这趟生意就亏本了。为赚这0.5元,口渴时他连纯净水也舍不得买。也许太渴望成功,所以他能做别人不愿做的事。客户无论大小,但服务和信誉不能打折。在实现了零的突破后,杨甫刚更加注重把握营销方向、价格定位、产品质量。
“你是学校的英雄!”
网上商城就是个大型的虚拟市场,只有深入其中,才能发现商机。杨甫刚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泡在这个市场里,看看人家的店铺都在卖什么。经过一番调查,他发现网络销售排行第一的是化妆品,于是,他决定再次转方向卖化妆品。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,杨甫刚其实对化妆品一窍不通,但他天天泡相关的论坛、在网上寻找资料,硬是把自己“泡”成了化妆品专家。
他的判断是对的。从事化妆品销售之后,他的业务量稳步上升,最终稳定在每天100多笔订单、每月20多万元的销售额。
网络销售,店铺所获得的好评非常重要,而要想获得更多的好评,除了提供质优价廉的物品外,心平气和的服务态度以及一些小的营销策略都非常重要。杨甫刚总结道:千万不能带着一八市就要大赚一笔的想法投身电子商务。“客户就是我的上帝,他们不管要买多少东西、最后决定买不买,只要找到了我,我都会和他们好好聊聊,向他们介绍自己的产品。有的时候我还会在发货的时候放点小礼品送给买家,这样买家会对你很有好感,还会带来不少新顾客呢!”
依托义乌的化妆品产业集群,杨甫刚能以很便宜的价格进货,在淘宝上生意节节攀升。20xx年10月,就在杨甫刚淘宝店开业5个月后,狭窄的学生宿舍已经堆满了货,到处都落不下脚,一方面杨甫刚为生意的兴旺感到开心,另一方面,他又忐忑不安,网店规模做大了,就要出去租房住,但是这在校规里是要被开除的。但是为了事业的发展,他还是偷偷在校外租了一套70多平米的房子,搬了出去。
一位好心的辅导员帮他隐瞒了消息,没有向上报。而这时副院长贾少华渐渐也注意到大量的学生在淘宝上创业,这令他很惊讶,因为这些孩子们每月挣几千元,不仅可以养活自己,解决了就业问题,生意做得好的还能给家里寄钱。
贾少华曾经去宿舍看望学生,一个刚想点烟的老师被学生礼貌地劝止了,因为宿舍里到处都是货,抽烟容易引发火灾。在他看来,创业学生的变化不仅仅是戒烟、讲礼貌,还包括戒电游、戒懒惰,变得有毅力、有诚信、有责任感、有合作精神,而这一切,都是在学生做了淘宝之后。他得出结论:“创业学生的精神面貌比不创业的学生要好,创业是最好的学习!”
八个月后,做到五颗钻(网店的信誉评级标准,越多越好)级别时,杨甫刚突然受到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的隆重接待。他被带到院长办公室,一问一答地坐了半个多小时,临走前,还收到一本书和名片作为礼物。“有事情随时给我打电话!”贾少华院长笑眯眯地望着他说:“杨甫刚,你是学校的英雄!”
如此高规格的接待和称赞一个
成绩平平的学生,这超出了很多老师的预料。
大学生创业的“带头大哥”
更大的变化接踵而来。贾少华开始在各种公开场合提倡学生创业。“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,我们要及时抓住这个机会!”通过杨甫刚的成功经历,贾少华认为:这一低门槛、低投入、低风险、回报快的创业模式易于操作和推广,加之学校就处在义乌这一全球小商品批零中心,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。贾少华于是拍板,在全校举办“明日网商”淘宝网店大赛。20xx年4月的这场比赛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业热情,在义乌这个“60%的家庭都拥有营业执照”的城市里,义乌工商学院的大学生创业蔚然成风。
校园的几乎每一处角落都张贴出大赛的海报,班主任到各自班上做宣传。学生只要有一个网店即可报名,半年后,评委将根据参赛者网店的信誉等级及交易额评奖。
报名学生竟达1200多名,这占了全校总人数的15%。学校为矢志创业的学生免费提供创业基地工作室,配备办公桌、宽带及仓库区,甚至允许学生可以不上大部分课,“只要期末考试参加并通过就行”。甚至,学校亲自出面,免费提供场地引进物流公司进驻,要求只有一条,降低学生发货的物流费用。
创业学院的门槛不低——实体创业的同学月收入达8000元,淘宝创业的同学达四颗钻以上。学院专门另设课程,学生可自行选修,以替代原专业的课程;网店升级到更高业绩,还可抵一定学分。订立这一新规时,副院长贾少华的依据还是杨甫刚,“杨甫刚当年考市场营销才三十几分,可谁敢说他不懂市场营销?”
最低的运营成本、最充裕的时间,加上最青春无敌的精力,这些全天黏在电脑前的超级学生们拥有着难以复制的竞争力。
与一座分布着近郊、市中心和CBD的城市类似,创业学生根据各自的业绩被划分于不同的空间位置——刚起步的学生在宿舍开店,达到钻级的可进入创业基地,级别更高的可住在校外。
朴素的商业技巧被纯熟地运用。学生们学会了统一进货,一来可压低进货价格,二来利于资金周转。“这相当于一个拥有数家分店的公司一样,我们同担风险与利润。”张军说。
他们已经可以老练地“忽悠”供货商,“斜对面那家答应给我1.8折,你这还敢喊两折?”
绝大多数人直到22点20分才离开工作室——宿舍十分钟后关门熄灯。更敬业者动辄要熬至凌晨两三点后才满足地睡去。
在这次轰轰烈烈的大赛中,最终杨甫刚获得了最高大奖2万元,但他把奖金又回赠给了学校,设立创业基金,激励更多的学弟学妹创业。对于他来说钱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,他的目标是做到两顶金冠。
截至目前,杨甫刚的网上成交量已有4万多单,网店的信誉度已获得三个“皇冠”,经营商品500多种,每天发货快递达100多个,利润达到四万元!他雇了八个人帮忙,其中还有一名来自武汉大学的男生。这名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在为同学创造就业机会。面对社会上一些大专生对学历歧视的哭诉,杨甫刚深感无奈,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机会,既然没有好的工作等着自己,那自己可以创造机会,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出来的人生照样可以很成功!
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称:“今年就业形势尤其困难,一个杨甫刚就可以顶40个本科生,明年还会顶80个本科生”。
现在杨甫刚已成为义乌工商学院名副其实的创业明星,同学见面之后会戏称其为“杨总”。这个名副其实的学生“小老板”雄心万丈,他想在五年内掘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——20xx万元,然后转向实业。
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2:杨天龙
为了推广亲手种植的“水果玉米”,他提着玉米去“非诚勿扰”节目寻找爱情,让主持人孟非一边主持节目一边把手中的玉米啃了个精光。随后火爆的“甘肃省第三届水果玉米采摘节”在榆中三角城举行,最大玉米拍卖、生吃玉米大赛、将水果玉米卖到日韩市场的“玉米哥”杨天龙顿时在网上走红,大街小巷也掀起一股庞大的“玉米风”。
水果玉米带来的“玉米风”“玉米哥”杨天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80后。1983年他出生于兰州市榆中县高崖镇李家磨的一个农民家庭。家里的贫困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,初三那年,他辍学后走上了创业之路——养兔子,没想到创业失败的他无奈之下只得返校学习却又遭遇高考失利。随后,他一边创业,一边自学,最终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中国农业大学。
20xx年,杨天龙从甘肃走向北京,开始真正的大学生活。由于自小在农村长大,他对土地有特别深厚的感情,所以他就主动找到班主任,请求帮他推荐一些玉米种子,希望能提高产量。当时,老师给他近30个品种的种子,在家乡进行引种。不久 “水果玉米”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。这玉米会像哪种水果呢?苹果?桃子?还是梨?可是,玉米一天天长大了,和普通玉米没有什么区别。惟一的一个区别就是,那个玉米实在是太能长分支了,太能吸引蚜虫了。成熟后,他尝了下,非常甜,但是甜而不腻。更奇怪的是,这个玉米能生吃。
20xx年,他在自己家里种了八分地的水果玉米。水果玉米收获时,得到了不少亲朋好友的青睐,接下来他对水果玉米的经济效益展开市场调查,拿了几个生的又煮熟了几个,拿到集市上卖,没想到十几个玉米棒子竟然能卖20多元钱。而且经过进一步查阅资料,他了解到:这种香甜能与西瓜相媲美的水果玉米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等,易被人体消化吸收,是一种绝佳的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。其水分含量达到78%,含糖量高达20%,是一般水果的1倍左右,比西瓜还要高出30%,绝对绿色营养。看到水果玉米的经济效益和广阔前景后,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,决定实施一个能实现自己梦想的大计划:种植低投入、高收益的水果玉米,让它来带动家乡农业、经济的发展。
20xx年,杨天龙开始在榆中县三个地方小规模试种,种了3亩地左右,收获后所有的水果玉米都销售了出去。其中,当地驻军的一个单位,还预订了第二年的货。而且在销售过程中,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危机。所以大学毕业后,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机会,选择返回家乡种植水果玉米。
杨天龙用自己的诚恳和执着得到了大家的帮助,早在还没有毕业前,他就在北京注册成立了种业公司,公司的启动资金大半来自于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捐赠。杨天龙回忆道:“我当时去改良中心,把做甜玉米这个想法与改良中心副主任谈了谈,他很赞成这个想法,就答应捐资一笔费用。”有了一个小实体,杨天龙把家乡的农户们组织起来,成立水果玉米种植合作社,走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,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效果不错。
随着规模的扩大,杨天龙回到兰州组建了甘肃中美国玉水果玉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。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,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,截至目前,在三年多的时间里,水果玉米已发展种植面积1051亩,种植面积覆盖兰州榆中新营、高崖、甘草、清水、三角城、定远等15个乡镇。现有“中美国玉”注册商标,申请包装设计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各一个,绿色认证面积20xx亩。从20xx年开始,合作社先后参加北京商品大集、兰洽会、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、中国食品博览会等多次全国性展会。其中,20xx年完成销售收入450万元,返回农户超过200万元。20xx年完成销售收入2500万元,返回农户超过1700万。杨天龙实现了用农业科学技术和产品让家乡富裕起来的梦想。20xx年2月,杨天龙荣获“甘肃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”称号,这对杨天龙用农业知识带动家乡致富的理想给予了极大的肯定。
在毕业即失业的今天,当大部分人还在迷途不知归路的时候,杨天龙另辟蹊径,从一根玉米入手,华丽地完成了自己的财富积累。其实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,也不管轻松还是劳累,只要肯干,善于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,就一定会成功。对于一个新型的创业青年来说,他的路还很长,正如他的水果玉米。
12345-
十个经典励志成功小故事|经典励志小故事:成功属于第六次详细阅读
我深知求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特别是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大专毕业生,要想找一份适合的工作谈何容易。但大学毕业后,我还是打算留在这个城市里,期望用勤奋和汗水谋一份职业。 我在重庆的人才市场到处寻觅,但都没能如愿,不是缺少工作经验,就是觉得行业前景令人失望。营销、服务员、跑业务的工作挺多,但我怕自己不...
-
关于生命的故事或事例|关于生命的故事详细阅读
史蒂芬·霍金,出生于1942年1月8日,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。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。多年以后,他们的邻居回忆说,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,他的头显得很大,异于常人——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...
-
80后的财富新贵_80后财富新秀高燃的故事:半年考上清华的奇迹详细阅读
这是原文,央视会客厅的对话: 高燃:你好。 李小萌:可能人们最好奇的是为什么你在你这个年龄,有可能拿到多数同龄人拿不到的物质生活? 高燃:如果说精神生活,我非常认可,我觉得我过着非常多的人没有的精神生活,我每天都很快乐。但是如果要说物质生活,那他们可能要失望,因为我过得、我吃得也跟大家一样...
-
【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】经典励志小故事:不要忘了初始目的详细阅读
从前,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,想向他要块地。首领说,你从这儿向西走,往回走的时候做一个标记,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,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便都是你的了。太阳落山了,贪心的地主没有赶回来,因为他走得太远,累死在路上了。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人,他们虽然不贪,但是也走不回来。 有一次,我...
-
长着翅膀的鞋子怎么画|长着翅膀的鞋子详细阅读
一个长得黑黑的女孩子,坐在一大堆旧鞋当中,她无助地极不情愿地用手抚摸着这些旧鞋,但这是她的工作,她刚想趁机休息会儿,旁边师傅严厉的目光射了过来,她马上反应灵敏地将思维收了回来。 她的工作是负责修鞋,用针扎,然后放在修鞋机上面,用线穿透破烂的地方。这样机械的工作,使得她的神经有些麻木,但为了糊口...
-
孩子必读的经典励志故事书籍_经典励志故事24:孩子的梦详细阅读
励志感悟 看到这个故事,乃尔我有点伤心。在我小学四年级时,我对画画产生很大的兴趣,那时我常看小人书人,可以把小人书里的人物依书画得像模像样了。 有一天早上,数学试,我做完所有的题目时,还有很多时间。这时突然画兴大发,把试卷反过来,在后面画起了西游记里的人物,正画得起劲,没想到老师走到我身边,他...
-
[马云和俞敏洪的高考励志故事]俞敏洪励志故事:别怕高考,我就考了3次详细阅读
中高考很快就要开始了,日前,晚报报邀请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,在晚报网络版上视频直播,与网友互动,谈考试与人生成长,为考生们鼓劲加油。 化悲痛为学习动力 问:我是一名高三学生,很快要高考了,但看到四川大地震夺走了很多同龄人的生命,我们很难过。俞老师,你说我们能做点什么...
-
[关于上帝的励志故事]经典励志故事20:上帝成全梦想详细阅读
励志心语 梦想皆有神助!在新世纪里,伊姆雷成为第一们证明人。以后还肯定还有第二位,第三位,就藏在有梦想的人中间。那个人是不是读此故事的你呢? 他是一位匈牙利木材商的儿子,由于从小生得呆笨,人们都喊他“大头”,他也确实名副其实。9岁之前,除了因遵守秩序在学校里获得一枚玩具螺丝之外,并没有获得...
-
以花的姿势凋零读后感_以花的姿势凋零详细阅读
文 宁子 这是她55年来第一次到机场,将要见到真的飞机。之前,她只坐过大巴和火车,都坐得不远,不过是从我和她的家坐到一百公里外她的妈妈家。后来她的妈妈不在了,她再也没有出过门。 所以一到机场,她就一直紧紧跟着我,我办事情放开她手的时候,她就拉住我的衣角--机场太大了,又有诸多出入口和脚步匆忙...
-
适合儿童的经典励志故事大全_经典励志故事:旧鞋子详细阅读
励志感悟:我们不应该对没有得到的而感到失落,环顾四周,比你条件好的没有几个。 有个销售员,生活穷困潦倒,每天都埋怨自己怀才不遇,总是慨叹命运在捉弄他。 圣诞节前夕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到处充满佳节的热闹气氛。他坐在公园进门的一张椅子上,开始回顾往事。去年的今天,他也是孤单一人,以醉酒度过他的圣...